“保质期”“保修期”的概念对大众来说并不陌生,它存在于各行各业的传统商品领域并深入人心。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却对家居建材等领域知之甚少。尤其是近年来,木门行业频频曝光的保修期问题,将木门业保修的乱象推到风口浪尖。
一些商家为吸引消费者、获取利益,在国家标准规范缺失、市场监管不够完善的情况下,故意设置保修“陷阱”。对此,业内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最好在正规店家购买建材产品,并索要购物凭证,要求商家出示商品的相关合格证书及保修卡,要看清楚购买合同和厂家承诺的售后服务范畴,尤其注意保修的期限及其具体内容,以便在今后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下更好地维权。
对于家居建材产品的“保质期”“保修期”,人们往往购买时并未引起重视,也不甚了解。其实,在一定时间内,木门产品也能享受“包修、包换、包退”。然而,家具、建材产品的保修期是多少?保修包括哪些范围和内容?木门产品保修中到底有哪些陷阱?保修期与保质期仅一字之差,中间又有何区别?面对各木门产品参差不齐的保修现象,消费者又该如何明明白白消费,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1、搞清“保修期”和“保质期”两种概念
商家在承诺售后服务时,往往会有“保修期”和“保质期”两种概念,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是有区别的,消费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
保修期,通常是指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商家可以免费帮助消费者维修,如果超出了这一范围,商家将不再负责或者免费维修;
保质期,是指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产品的保质期由生产者提供,标注在限时使用的产品上。在保质期内,产品的生产企业对该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或明示担保的质量条件负责,销售者可以放心销售这些产品,消费者可以安全使用。
2、在正规店家购买建材产品,并索要购物凭证,要求商家出示商品的相关合格证书及保修卡,要看清楚购买合同和厂家承诺的售后服务范畴,尤其注意保修的期限及其具体内容,以便在今后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下更好地维权。
3、了解必要的保修常识
由于目前国内家具行业并没有出台三包的标准,因此消费者在面临不同的保修问题时,绝不能粗心大意,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由于不了解保修常识而使得本该享受保修的产品失去了保修资格。
木门行业售后亟待完善
目前的木门行业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然而售后保修标准却严重滞后发展的步伐。政策的先天不足,导致了木门行业售后服务的顽疾根深难治,而随着消费者与商家因质量与保修问题造成的纠纷日益升级,有关部门是否应该注意到事态的严重,尽快完善立法,使木门行业售后服务跟得上行业的发展,规范木门业,让消费者维权有法可依。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